"建党百年,我心向党”主题征文活动优秀作品(一)

忠于党的三农事业 写就无悔水稻人生

粮食作物研究所党总支  魏晓东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走到田里,看到稻子长得好,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他最爱做的事就是到田地里转悠,一天不下地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一旦下了地,他就忘记了时间,常常忘记吃饭。和一般高级专家不一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黝黑的皮肤,这是他长期日晒风吹下田间留下的印记。从事育种工作30多年,每年都有200多天在省内和全国各地忙碌着育种和技术指导工作,63岁本该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他却把时间都给了水稻。

他,就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育种专家王才林。

王才林1959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农村,当时新中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各地饥荒严重,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上小学的王才林每天放学回家后要割草养兔、捞水草养猪,13岁开始干农活、17岁成为强劳动力,割稻、插秧、挑稻、挑猪粪、罱河泥、挑草塘泥,重活、脏活样样干过。困难的童年时代练就了他吃苦耐劳的本质,艰苦的农村劳动奠定了他热爱农业的基础。19792月王才林考入江苏农学院苏州地区专科班,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时期王才林表现出对农业的浓厚兴趣,1986年他获得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后,一直在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得益于我们党改革开放的春风,1991年他得到日本导师的邀请和单位支持,先后三次前往日本宫崎大学进修、读博和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日本的经历让他感受到国内外的很多不同之处,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刚到日本,导师请他去家里吃饭,那一回让他品尝到国内无法吃到的极美味的米饭,导师说用来做寿司的米是“越光”米,是日本最好的粳米。为什么原产中国的水稻,在日本能这么美味,而中国却没有呢?这一点让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的王才林默默立志,要让国人也能吃到最好吃的大米,这就是王才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作为研究稻米的学者,自然就对“越光”米上了心,随后王才林在超市里调研发现,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老百姓早就解决了温饱,开始了优质食味米的研究。日本的大米商标都是以品种名命名的,越光”“秋田小町”“一见钟情”“日本晴都是。当然,同时期的中国还没有超市这个产物,就更别提日本打造的品种加产地的品牌战略了。要知道,1994年之前我国家家户户还在用粮票买米,每人每月只有5斤粳米的份额,老百姓日常所食用的不过都是籼米,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中熟米,口感远不如粳米来得美味。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学业结束时日本导师一再挽留他在日本继续做研究,但他却放弃了优厚的条件,毅然回国——怀揣梦想的王才林想把那些年的所学都用在国内的稻种研究上。回国后,王才林带回了“乳玉皇后”的种子进行试验,却发现“皇后”在江苏水土不服。失败的尝试后,他便动起了杂交的念头:选用江苏优质品种“武香粳14”乳玉皇后一起繁衍后代。第一次失败了。第十次也失败了。不记得多少次,他一直找不到基因的最佳组合。因为,在数以万计的样本中排出最佳组合的概率,不足万分之一。经过大量筛选,他最终选用江苏优质品种“武香粳14”和日本乳玉皇后杂交,从乳玉皇后中找到好吃和抗病的基因,又从武香粳14”中找到高产基因,要将好吃、抗病、高产的基因结合到一起。为了加快选育进程,他选择了光照时间长的海南作为南繁育种基地。第一个杂交育种试验移到海南南繁基地后,王才林的育种团队每年要在数以万计的不稳定材料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后代进行“加代”种植。他们离别家人,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忍受蚊虫叮咬,年复一年。为了记载水稻从苗期到抽穗成熟的完整生长数据,王才林几乎每个春节都是在海南度过的。我们今天吃到的米,都是花了至少10年才从田里走上我们的餐桌。好吃大米的背后,凝聚着科研工作者甘于寂寞的坚守、不计成败的境界、无私奉献的情怀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十年中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王才林带领的科研团队终于培育出了最好吃的大米——“南粳46”南粳46”有多好吃?一家煮饭百家香,一亩稻花香十里描述的便是南粳46的极佳品质。它所获得的荣耀数不胜数,号称是江苏最好吃的大米,这可是连续几年由专家盲选品尝出来的金字招牌,也曾获评全国金奖大米、全国优质食味粳米等等。此后,王才林团队又接连研发培育出“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晶谷等品种,平均亩产高达600-700公斤,实现了优质与抗病、高产的统一,主要指标均达国家二级优质稻谷标准,煮出的米饭晶莹剔透,有香味,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食味品质极佳,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最好吃的大米

这些优良品种彻底颠覆了传统粳米风味,已成为江苏优质米品种的杰出代表和优质米品牌创建的主导品种,在江苏各地广泛种植,并辐射上海、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区。其中,“南粳9108”已被农业部列为长江中下游主导品种。近年来,王才林团队又育成了适合黄淮海地区种植的中熟中粳型优良新品种南粳2728”“南粳58”“南粳5718”南粳9308”等。

为了研究新品种的生态适应性,他们在全国各地设置了30多个生态测试点,有时一天要跑好几个区县。每年夏天,炎炎烈日,酷热难耐,却是他们搞科研的最佳时期。为了记载水稻从苗期到抽穗期的完整实时数据,王才林带领科研人员每天晨曦初露就下田,上午有时忙到九、十点钟才能吃早饭,接着又到田里一呆就是四五个小时,任凭汗水流淌额头、湿透衣衫。王才林早已晒得黝黑,他说:“农业科研的果实是地里长出来的,科研人员的脚也要长在田里!”

截至目前,王才林已获得24项国家发明专利,60多项植物新品种权。他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还陆续培养出30多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

成功的背后,有拼搏的汗水,也有辛酸的泪水。30多年来,王才林因忙于科研,几乎放弃了家庭的天伦之乐。每次出差归来,他总是先去田里察看水稻长势,闻一闻稻花香;每当狂风暴雨时,他总是担心水稻生长受到影响……大伙儿都戏称他有两个孩子,一个是自己的女儿,一个是田里的水稻。他常说,女儿能够照顾好自己,但水稻生长需要更多的呵护啊!

老父亲2009年去世时,王才林正在外地出差,他掩面抽泣,觉得自己亏欠家人的太多太多。他最牵挂年迈的母亲,每年也只能抽空回老家三四次,给母亲洗脚剪指甲,陪她聊会天。2018513日,那天还是母亲节,96岁高龄母亲在他出差时走了……

“只要在田里闻着稻米的清香,我的心里就感到格外满足。我的最大心愿,就是让更多的老百姓都能吃上最优质的大米!”。在今天的江苏,“新型鱼米之乡”的建设方兴未艾。江苏的水稻人正在为江苏优质大米量身打造一套规范体系,从水稻种子的繁殖和选用、种植与管理、大米的加工和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所有环节进行统一标准,确保把“新型鱼米之乡”的“好品种”种出“好品质”,打造出“好品牌”。从高产量走向高品质,江苏正精耕细作,种出更好的江苏“味稻”。

这背后,是江苏水稻专家王才林数十年走遍江苏田间的扎实脚印,“汗滴禾下土”的辛勤与较劲。几十年干的是水稻、看的是水稻、想的是水稻,一天也离不开水稻。什么是坚定信仰,什么是初心本色?这位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有着近3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他走过了千山万水,却从来没有忘却来时的路,生动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赤子之心。

 

 

 

体悟糜林精神 汲取初心之源

院办公室党支部 张佳慧

 

“一身土、两脚泥,是你永恒的本色。农民富、农业兴,是你一生的追求……2020630日,江苏省委宣传部追授糜林同志江苏“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有幸坐在江苏“时代楷模”发布厅观众席上的我,通过观看短片、访谈和场景重现等形式了解糜林身前故事,感动不已;后来,我有幸追随糜林事迹宣讲团深入江苏省各地市,在宣讲会现场,听着宣讲团成员那真挚而朴实的讲述,对糜林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再后来,由于宣传工作需要,我有幸走进农业科技生产一线、走进江苏省内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走进田间地头,走近很多像糜林这样的农业科技党员身边,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他们对所扎根的那方水土、那片人的满腔热爱,也切身感受到农业科技助力乡村的显著变化。所以,“糜林精神”不是终点,而是回归初心、延续希望的新起点。

一、眼里有光,理想信念必能坚定如初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为人民服务一辈子”是糜林的终身信念,“帮助农民致富”是他的毕生追求,心中有,他就不会觉得累;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桂梅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一线40余年,帮助近2000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出大山里的“女高奇迹”,“不拿出这样拼的架势,孩子们怎么和外面条件好、基础好的孩子比”这句话让无数人感慨落泪。我想,这大概就是理想信念的力量。糜林只是做了自己本该做的事,但他却给无数果农送去了温暖和希望;张桂梅把自己活成了那束光,给山区学子照亮前进的方向。理想信念是航海中的风向标、是人生路上的磨砺石、是实践行动中的指南针。糜林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一名农业科技党员,他的伟大、他所带来的感动,只因其目标纯粹、信念坚定,一路心无旁骛,只为果农谋取最大幸福。所以,只要信念依旧、初心仍在,就能拥抱希望。

二、脚下有根,服务使命必能厚植于心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随身携带修剪枝条的剪刀是糜林的习惯,寒来暑往、春去秋来,糜林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在田间为农户指导。这些年他除了给农户带去技术帮扶,更带去了生活的希望:在江苏时代楷模发布厅录制现场,一位糜林指导过的果农泣不成声,因为这个曾帮她撑起整个家的人倒了。根深才能叶茂,脚踏实地方能致行千里。我院专职亚夫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成立,让科技服务由“以我为主”转为“以农为主”,在村镇等基层真正打造出“带不走”的专家团队。无论是糜林,还是专职亚夫科技特派员,他们与果农之间早已是鱼与水、血与肉、种子与土地的关系。因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把脚扎在田间、把精力集中在为农服务、把感情倾注在农民身上,才能真正让扎根三农的服务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肩上有责,助农担当必能践行不辍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数十年如一日,走遍茅山周边大小农田、帮助果农发家致富,“活到老,学到老,为农民朋友服务到老。”师傅这么教的、糜林这么做的、也是这么带领团队的,“你们要多到果园里跑,自己亲自动手做,只有做了才能心里有数,才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农民”,他这一生生动诠释了“心系农民,脚踩泥土,为农民服务到底”这句话。如今,那只被称为“农技110”的糜林身前手机被交到徒弟万春雁手中,这部24小时开机的手机将会一直接通下去,科技帮扶这条漫漫之路也会由糜林的团队接棒走下去。赵亚夫、糜林、万春雁,以及一代代农业科技党员们,他们倾囊相授做好“传帮带”、用心用情架起与农户之间的“连心桥”,是因为肩上有担当,所以无怨无悔;因为身上有职责,所以步履不停。

“你用科技培育希望,用汗水浇灌丰收,用奉献战胜贫穷,用生命书写担当……”这是糜林事迹最真实的描画,也是一位普通农业科技党员最真实的写照。今年2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我想,这样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大概正是由一位位像糜林同志这样的党员扎根在田间、扑身在百姓身边创造出来的吧。眼里有光、脚下有根、肩上有责,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现代“猪倌”的诗意人生

兽医研究所党总支  

 

从前提起兽医,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打针的、敲猪的、猪倌,自2018年国内爆发非洲猪瘟以来,畜牧兽医行业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与了解,行业价值愈发重要,这是一代代畜牧兽医人用无数的汗水、青春、默默付出与专业技能换来的巨大改观与社会尊重。

养猪之路漫漫其修远兮

作为院首批四星团队,动物支原体感染与黏膜免疫防控技术创新团队创制了安全高效的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和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NJ株),均已实现产业化推广应用,打破了国外灭活疫苗对我国市场的垄断,推动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这其中离不开我们兽医的老本行——动物试验,在经历过数次失败总结经验教训后,我们发现只有控制好实验动物的品质,才能为科研保驾护航,于是漫漫养猪之路开始了。多少年轻小伙、貌美姑娘扎根猪窝,辛勤付出才得以换来我们的金猪宝贝疙瘩。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这其中一位原本应与猪味格格不入的诗人——华利忠。

现代“猪倌”诗人

虽说我们不想承认自已是猪倌,但是在我们创新团队里还真有一位深藏功与名的养猪诗人”——华利忠,正经的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精通病理解剖的他,原本应该抱着五彩斑斓的病理切片和显微镜相依相伴,然而自打进了农科院兽医所的大门,就一头扎进了猪窝猪圈,天天与猪为乐。

你们可有感觉到,

我每天至少看望你们三次,

上下午关注你的健康状况,饮食起居,

晚上给你关好门窗,

让你们不受寒风侵袭。

注射器里推注的,

是我对你们深深的祝福;

输液器里滴注的,

是我给你们默默的祈祷。

——节选自华利忠诗歌《我以我心换猪心》

文弱书生?非也,非也

我们这位养猪诗人可不是满身墨臭、身无二两肉、手无缚鸡之力、肩不能扛手不能挑的文职人员。在养猪场里,最累最重的活首选卸车、扛饲料。一袋玉米120斤,一袋豆粕140斤,一袋成品饲料80斤,卡车一拉就是几吨料,说扛上就扛上,全靠我们自已人卸车。一袋袋的扛着背着拉着入库去,往往一干就是半天,大家自嘲权当免费锻炼肌肉了。在动物试验中,最累的活则是抓取、绑定实验猪,协助科研人员采集各种试验样本与基础数据。比如体温采集,虽然现在有比较先进的红外线体温枪,但是由于猪本身的脂肪层较厚,体外测温并不能真实反映动物的实际体温,我们仍然使用传统水银体温计采集肛温,这就需要抓取绑定实验猪至少维持3-5分钟。可别小瞧了这短短几分钟,小猪体重基数较小还容易些,那些超过150斤的大猪,那气力可是需要至少足足4个人的协同努力才能完成绑定。稍有不慎,还有手丧猪嘴的危险,猪急了也咬人!被咬了还得去打狂犬疫苗,医生就问了,你这手上嘴印子咋这么大,什么狗咬的啊?答曰猪咬的……”华诗人自嘲他打过的狂犬疫苗数量和滴度已经足以支撑保护他一辈子的职业生涯了。

24h随时待命的猪保姆

我们的金猪宝贝各个娇生惯养,身价不菲,配备了24h随时待命的猪保姆。因科研需要,我们的小猪崽几乎都是通过剖腹产或者无菌引产降生的,从待产母猪进入生产期起,猪保姆们就开始绷紧了神经,等待着降生的时刻,有时是半夜,有时是凌晨,有时是下午,谜一样琢磨不定,于是猪保姆们那些天几乎都是睡在猪圈里时刻准备着。小猪宝贝出生以后,不接触母猪、不吃母猪乳汁,完全依靠配方奶粉饲养,和人类小宝宝刚出生时一样,平均每2个小时就得奶瓶喂养一次。华诗人说,自家儿子小时候都没有喝到过他亲手泡的奶粉,可是现在妥妥的一标准猪奶爸。在猪保姆们精心的照顾下,我们的仔猪成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同比美国相同等级实验猪的成活率只有30%,足足提高了三倍。

扣脑子 搞防疫

在我们的养猪大业中,存活率是一大重要指标,合格率同样是核心指标。华诗人说,每次真的都是在扣脑子,想尽一切办法搞防疫。由于直接应用于科研,我们对实验猪的要求甚至比SPF级别动物还高,常见的猪呼吸道病原体,如伪狂犬病毒、蓝耳病毒、支原体、圆环病毒等,一个都不可以感染,更别说这两年来势汹汹的非洲猪瘟了,那绝对是严防死守,只有一个原则不传进来,不带出去。华诗人也不写诗了,从日益积累的养猪经验和防疫经验中,总结撰写了消毒的标准规范、进出动物房的标准规范、饲喂和护理标准、常用兽药的使用规程等等一系列标准与操作规范文件。

人猪呼吸见过伐

救死扶伤医者天职,于兽医来说也是同样。一次动物试验攻毒后,一头小猪出现了剧烈的应激反应,当场口吐白沫浑身抽搐,眼看就要不行了,华诗人说也不记得当时脑子里是怎么想的,立马撸起袖子冲了上去给小猪做起了心肺复苏按摩,并时不时的往小猪嘴里吹着气,神奇的是居然还真就救活了。华诗人说,这段人猪呼吸的经历可以在猪急救界吹一辈子了。

养猪诗人的最

说诗人单纯,书写的都是真性情,科研人何不是纯粹的。正如我们创新团队所倡导的幸福、健康、真实、单纯人生观,华诗人的快乐与追求着实朴素。

最开心的事:每一批、每一头小猪都顺利降生,安全健康的成长。

最挫败的事:小猪的死亡与培育的小猪在试验动物开展的前期筛选中因各种原因不合格。

最害怕的事:猪舍突然的断水、断电、断供。

最放松的时候:脱下密不透气被汗水浸透的防护服,结束每个动物试验时。

诗和养猪都在路上

人说科研苦,科研没有养猪苦,但它苦中带着乐,尽管它带着浓浓的猪味,尽管它要窝在猪圈里睡,尽管它吃力又费脑子,但是每当看见怀里的小猪哼哧哼哧的拱着奶瓶,每当结束一批动物试验后收到实验室获得了完美数据的反馈,大家的心里都乐开了花,一切努力辛勤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向远去的你们挥一挥手,

转身重复着同样的关怀和守护。

不能承诺什么,

只把自己的心交给你们,

以我心,换猪心,

仅有无悔二字。”

——节选自华利忠诗歌《我以我心换猪心》

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唯有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我们文能写诗,武能养猪的现代“猪倌”华诗人将诗情挥洒在为养猪事业的不懈奋斗中,将画意涂写在辅助科研的无声贡献中。期待华诗人的新诗,也期待他的养猪事业如同诗歌般美好,不负韶华,绽放绚丽之花。

 

 

 

我的红色印记

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党支部  

 

我出生在70年代初,是唱着红歌长大的一代。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时代巨变,我家草屋变成了楼房,村口的石子马路已修成了高速公路;也目睹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整个社会面貌发生的质的变化,天蓝了、山青了、水秀了,人也更纯洁了。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回顾40多年来的心路历程,思绪万千、感慨颇多,党的灯塔变得越来越亮、越来越清晰。谨把此文献给我敬爱的党。

种下一颗红色的种子。养育我的是一片有着厚重历史的土壤,有清末状员、近代爱国实业家张謇,他的精神已深深地融入了这方水土,在日常的百姓生活中都有他的印迹。这里曾经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东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涌现出一大批仁人志士,我们村就是以革命烈士石瑞丰的名字而命名为瑞丰村,孩童时代单纯的我们每次去烈士陵园扫墓,我们村的小朋友们只祭奠他,当然其他村的烈士自然有其他同学负责。我的家族有很多党员,我爷爷、两个叔叔、两个舅舅和我哥都是共产党员,但他们对我的影响并不大,对我真正影响大的却是一个一辈子都想努力成为党员的普通农民,那就是我的父亲。他六十年代参加了社教工作队,后经历文化大革命,被一些底层政治力量压制,成了一辈子的农民,一封入党申请书被永远压在了箱底。虽经历了很多坎坷,但他没有抱怨,他用一个农民的朴实诠释了对党的拥护,是他用言行在我的内心种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

萌芽。不记得确切时间了,但在初中阶段我是班上第一批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指导我们的班主任曹老师是一个代课老师,因为在村级初中上学,正式老师不多,英语课还没有老师。上课的条件就更差了,窗户没玻璃、屋顶不防水,在这样的条件下,是他们的坚守培养了我,也影响着我。进入高中,因为是从村级初中考上去的,我的基础比较弱,偏科还特别严重,班主任是一个长得有点丑的小老头(其实不忍心这样评价),但在外表的后面有着一颗炽热的心,他把每个学生都视同自己的孩子。还有一个教我们化学的副校长,每天天不亮就会来到我们宿舍前,他要求类似我这样的同学要利用早读时间补短板,是他们的执着改变了我的人生。跳出农门,跨入农业,带着全国粮票到江苏农学院报到,这个专业有点特殊,用系主任陆老师的比喻来讲,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是个下地的、一问是植保站的。虽然是一帮大学教授,但他们朴实无华,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对科研的敬畏。一个个背影逐渐模糊,但在那青春懵懂期是那些辛勤的园丁为我洒下了萌动的甘露。

破土。参加工作的第一站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那时的蔬菜所处于阶段性辉煌时期,苏椒系列辣椒、抗病苏蜜西瓜、苏粉苏抗系列番茄等品种享誉大江南北,经常出现一种难求的情况,整个研究所的氛围更是充满了团结与向上。也正是在蔬菜所工作的十余年,让我真正完成了破茧成蝶,淬炼成一个布尔什维克,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决定性因素:一是榜样的力量。徐鹤林、丁梨平、杨起英、沈善铜等一批老共产党党员身上所具备的优良品质闪耀的光芒指引了我,虽然我参加工作时徐鹤林已经退居二线,但平时在田间地头经常看到他的身影;我97年也有幸参加了淮北地区促小康工作队,在沈善铜老师工作过的原淮阴县,处处感觉到他的存在,已经深深印在了农民的心上,他们这一代人已经把事业融入了自己的生命,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宗旨。二是一股强大的清流吸引着我。曾经一段时期整个社会有点混沌,“四风”横流,党员不像党员,而在我们蔬菜所所有党员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清流,特别体现在我在江蔬种苗工作其间,因为开发工作与社会上不同人群交流比较多,时刻面临不良之风的侵蚀,王伟明、刁阳隆作为部门带头人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江蔬种苗人在种子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以至我们年轻人在涛天污流中没有被吞没。环顾四周,我深深感觉到优秀的同志基本都是共产党党员,那是一股社会的主流、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流。三是党的关怀。关键时刻给我指路的人是原蔬菜所书记王治林,这是一个党务工作极为优秀的领导,他从关心我的业务工作切入经常和我谈心交流,作为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要有更大抱负,更高的情怀,那时我正好作为农科院与六合大泉村(省里宣传的李元龙事迹工作过的地方)党建共建的联络人,他认为我在科技服务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应该转型发展,并在政治上积极发展我。我从书面提交入党申请书到思想上向党组织提出请求整整用了十年时间,2006年正式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成长。成为一名共产党党员不是终点,只是新的更高的起点。我有幸遇到了几个关键的人,第一个是我的老领导,原人事处处长施金元同志,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党员的原则性,人事处的工作必须绝对严肃、严谨,不管是人事人才还是工资薪酬方面,他始终坚持把原则放在首位,他经常跟我们强调人事处出台的每一项政策制度不能有任何瑕疵,不能留漏洞隐患,工资薪酬要做到零错误,有几次原领导因不清楚政策而作出的错误指示都被他抵制住了。第二位是原纪委书记陆晓曦同志,在她身上一个共产党党员的干净、担当体现的淋漓尽致。我在淮安挂职期间有一次她带头到某县区调研,虽然有地方政府安排接待,她仍坚持调研组个人支付餐费,我本来安排了一点试验产品甜瓜,她一句话“江蛟你还不了解我!”直接把我挡了回来;她分管人事处期间主动承揽了院学科建设任务,在人才培养上她主动谋划与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等合作,虽然她不怎么弄英语,但都亲自参加洽谈,应该说她为我院的国际化院所建设奠定了里程碑的贡献;她说过,农科院再不出大成果、大专家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她用保姆式服务的实际行动帮助团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实,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第三位是赵亚夫,在他身上呈现的是一个共产党党员的平凡而伟大。有幸跟赵老先生密切接触两年,在生活中这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老人,他对农民的感情洒遍了茅山老区,一个过了古稀之年的名人,只要农民喊,随叫随到,尽管他的腰椎不好;他在科技工作上更是谦逊,那年他了解到里下河所张家宏的稻虾共生对生态多样性有益,特请我们帮助联系一定要去实地请教学习;他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从不打牌,晚上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每次讲课之前都要亲自修改制作PPT。他们就像灯塔坚定了我的初心使命,让我在理想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时值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我听到了乡村振兴的号角,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管身处哪个岗位、年轻与否,定不忘当年入党之誓言,勇担时代之责任,用实际行动催生人生理想的——果实!